关键词 |
红椎袋苗,朝阳红椎袋苗,红椎袋苗,红椎袋苗品质优良 |
面向地区 |
红椎为常绿乔木,干形通直,高达25~30m,胸径可达1m。木材为半环孔材,心材大,边材淡红色,木材硬重、耐腐,刨削光滑,纹理略斜,结构粗,弦径干缩比中等,干燥后开裂小,握钉力强,极耐腐,切削容易,胶粘与油漆性能好,是家具、造船、车辆、建筑和农具、工具等良材。枝丫、边皮、碎材、刨花等是人造纤维、纸浆、纤维板,刨花板等的好材料。树皮和壳斗含鞣质10%~15%左右,为栲胶原料。果实富含淀粉,可供食用。
常绿乔木,树高可达30米。胸径80厘 米;外皮棕褐色或暗褐色,块状剥落,内皮淡红色。幼枝被暗黄色短绒毛和黄色鳞秕,2年生枝无毛。叶互生,两列,薄革质,宽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6-12厘米,宽1.5-3厘米,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细钝齿,背面密被红褐色鳞秕 。
培苗
采集完红椎树果实后就需要进行育苗工作,一般在采集完种子后第2年的4—6月开始统一育苗。育苗对土壤的要求较高,需要选择红椎树下的新土,以提高红椎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。同时还需严格把握疏密程度,每667 m2按照3万株的标准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工作。在育苗过程中,尤其需要注意红椎树根系的菌根情况,若一年后幼苗枝叶茂盛时没有菌根生长出来,说明培苗失败。此外,红椎不喜阳光直射,在培苗时应其强光照射的透光度低于20%,为红椎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红椎林的种植具有的商业价值,因其自身具有驱蚊性和耐腐性,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将红椎林改造为避暑山庄和旅游胜地,给红椎林种植地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因此,应加大对红椎林育种和造林技术的研究,在红椎林原有种植管理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,发展红椎树附加产业并延长产业链,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入,带动地区经济发展。
种子的播种和芽苗的管护。红椎的佳播种日期为种子贮藏的第二年的2-3月份,才能够为种子的发芽养护他足够的水源、适宜的温度,避免种子和芽苗因为水、温度等条件导致成活率降低。是要进行播种前的基质的处理,要求利用细河沙作为播种的基质,将细河沙加上土和水搅拌成糊状,将种子浆化在其中之后再进行播种;其次是播种前的整地处理,要求选择向阳的、水利条件良好的地块,使得地块平整,并且实现喷洒农药,消灭地下的害虫。而后是进行100*10cm的规格起畦;后是播种和养护。将种子均匀的播散在床面上,利用1cm厚的沙子将裸露的脏字覆盖住,然后在苗床上覆盖遮光膜,进行洒水直到整个苗床环境都处于湿润状态,保持温度在20~28度为宜,同时要严防烈日暴晒,透光率保持在30%左右。而后当种子发芽之后,及时揭开遮光膜,对芽苗进行喷水,确保苗床湿润,同时要每个月至少喷农药2次,进行病虫害的防护。
营养袋育苗技术就是将苗床上的芽苗移栽到一个小空间中,变换其生长环境,推动红椎芽苗生长成为幼苗。因此在营养袋育苗技术下,要求实习做好营养袋的规格和配置,之后是进行芽苗的移植和管护。
红椎芽苗的营养袋的配置。当前配比营养袋是由火烧土、黄泥土、红椎林下腐殖土以及肥料磷酸钙均匀的搅拌混合而成。这四者的比例分别为3:5:1.5:0.5。将这些配备好的营养土放置在9cm*15cm规格的薄膜带中,装土要求分层震实,装至离袋口1cm为止,由此营养袋制作完毕。并且将营养袋放置在平整排水良好的整地上,可按床宽为10~12个营养袋,床长为100~120个营养袋排列,要注意排列整齐对称,以便完成下一阶段的芽苗的移栽。
在分床炼苗2次左右后红椎幼苗即可出圃。此时出圃的幼苗的根系较为发达,苗木高度为35~40cm,高径比超过100:1.5,长势良好、芽顶饱满,且不存在病苗等现象。种植时间选择春节前后,雨后泥土湿润之时佳。移栽过程中注意把营养袋去除,确保营养土团完整,根系未受损伤。 种植后一个月应检查植株存活情况,若有死苗,及时补植。
南京本地红椎袋苗热销信息